訂單滿 99 美元免國內運費。訂單滿 150 美元可享 15% 折扣,訂單滿 300 美元可享 20% 折扣。

0

您的購物車是空的

中國琺瑯和景泰藍珠寶:玻璃繪畫

3月 01, 2016 1 分鐘閱讀

清代盒子,鍍金、銀、景泰藍和彩繪琺瑯,以及半寶石。在大都會博物館收藏。

玻璃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珠寶商的工具包,儘管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它都被用作昂貴或稀有寶石的仿製品。如果一位貴婦佩戴進口青金石珠,她的女僕可能不得不佩戴藍色玻璃珠。

雖然我們很容易想到我們對仿冒手袋同樣不屑一顧的玻璃首飾,但值得注意的是,工匠的想像力和對細節的關注甚至可以將最不起眼的材料推向偉大的藝術高度。

一組小花瓶,用於展示景泰藍的製作材料和工藝。從右到左“閱讀”花瓶。 (亞洲美術館)

琺瑯製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搪瓷,在中國被稱為“京泰藍”或“法郎”,是將有色玻璃粉應用於金屬。

一種名為景泰藍的著名琺瑯作品類型涉及使用附著在主表面上的金屬條創建區域。這些隔間中的每一個都裝滿了不同色調的玻璃粉。

有時將多種顏色放在同一個單元格中以創建漸變效果。然後燒製這件作品,將玻璃熔化成光滑的顏色區域。最後,任何從表面擠出的多餘金屬都被切割並打磨掉。

觀看珠寶商在這段短片中展示景泰藍工藝:

重新-重新-重新引入

如果景泰藍的外觀讓您想起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那是因為該技術起源於歐洲。反過來,歐洲人從拜占庭和羅馬帝國那裡繼承了它,而拜占庭和羅馬帝國又從埃及人那裡繼承了它。但至於它何時以及如何來到中國,說法不一。

有人說中國在春秋時期發展了它,這是將近 300 年的混亂解散了周朝(公元前 1046-256 年)。也有人說,遲至 1271 年,蒙古人將中國併入其橫跨亞洲和中東的帝國,從而使伊斯蘭藝術(其中包括琺瑯)在中國本土紮根。

實際上,它介於兩者之間。從文物證據來看,琺瑯工藝似乎直到唐朝(618-907 年)才傳入中國,此時琺瑯已在西方流行很久。唐朝是一個巨大的財富和洲際貿易的時期,因此琺瑯藝術蓬勃發展,採用了那個時代的宏偉和國際化風格。

藍色、橙色和粉色色調的景泰藍手鐲示例。 (亞瑟·M·薩克勒畫廊,史密森學會)

遺憾的是,今天很少有唐琺瑯的例子。相反,我們可以使用的大多數是最近的明清時期。到了清代,琺瑯和景泰藍在康熙皇帝的幫助下迎來了一股強勁的複蘇風,眾所周知,康熙傾心於法國玻璃藝術家伯納德·佩羅(Bernard Perrot,1640-1709 年)的作品。 Perrot 接受了清宮的駐留,並製作了各種琺瑯傑作,其中許多被授予皇帝青睞的外國使者。

最終,琺瑯和景泰藍在被中國化後又回到了歐洲,人們對所有“中國風”都愛不釋手。

本文是天國寶石綱要的一部分,該綱要由 Yun Boutique 每週出版,探索中國古代的寶石及其對中國文化的意義。 完整系列在這裡 訂閱電子郵件通訊以接收未來的分期付款。

由 Christine Lin 製作和編輯。由 Ariel Tian 研究。



留言